心血管中心是一個團結進取、富有活力、講奉獻、能戰(zhàn)斗的集體,現有醫(yī)務人員36名,其中黨員12人,入黨積極分子1人,優(yōu)秀黨員5名,在“創(chuàng)先爭優(yōu)”活動中,心血管中心病房每天都演繹著一幕幕感人的事跡。在病房、CCU、介入室,無論白天還是夜晚,到處可以看到示范崗的醫(yī)護人員他們與患者零距離接觸,無論是查房、檢查、發(fā)藥、輸液、巡視、治療、護理等每一個細節(jié)給人留下的鮮明印象他們以“每一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”為目標,努力發(fā)揮黨員示范崗的作用,樹立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。
急患者之所急 想患者之所想
心血管中心收到的患者病情大多兇險病情急、重,變化快,隨時都可能導致患者死亡。該中心為這類患者設立了“綠色通道”,使這類患者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好的治療,從而避免患者發(fā)生意外。
今年3月的一天,“120”急救車送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覃姓患者,最好的治療是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,在患者由急診室剛轉運到手術臺上時,患者突發(fā)心跳驟停,蔣路平主任帶領科室醫(yī)務人員馬上為患者實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,復蘇成功后立即進行了冠狀動脈血運重建,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。
2008年冰災期間,示范崗的醫(yī)護人員沒有白天黑夜地工作,科室病人總數直線上升,危重、疑難病人快速遞增,每天搶救病人最少5次、最多達十余次,全體黨員同志充分發(fā)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,帶領全科同志不顧自己家里停水、停電,堅守在病房。科主任蔣路平處處為病人著想,他從家里提來煤爐給病人取暖、燒水,為病人買車票,為病人交住院費,帶領科室員工為病人捐款等。在工作中以身作則、埋頭苦干,充分發(fā)揮模范帶頭作用。
2009年的大年三十晚上,蔣路平連續(xù)做了兩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手術,大年初一早上在處理好患者后,回到了父母家。正準備吃飯,電話響了,又有急診手術,他二話沒說就趕到了醫(yī)院,繼續(xù)工作,同事經常笑他是累不垮的老黃牛。
不斷創(chuàng)新,積極開展新技術
在平時工作中,除完成各自的臨床業(yè)務工作之外,科室醫(yī)務人員認真鉆研業(yè)務,始終堅持每周一次業(yè)務學習課,每周一次教學查房,每月一次死亡病例討論。進一步推進新技術、新項目的開展,如主動脈夾層帶膜支架置入術、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、房缺及室缺封堵術、外周動脈的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術,特別是冠脈內復雜病變(如:左主干病變、分叉病變、慢性閉塞性病變、小血管病變)及外周動脈血栓導管內溶栓及PTA+支架術、肺動脈栓塞導管內溶栓術、腎動脈狹窄PTA+支架術、成功將血栓抽吸術應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療、新活素治療心力衰竭、替羅非班在急性冠脈綜合癥的應用等治療已達到市內領先。其中每年開展的PTA+支架術數百臺;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、房缺及室缺封堵術數十臺;主動脈夾層帶膜支架置入術十余臺。
今年,又引進開展了主動脈球囊反駁儀,為心源性休克、頑固性心衰、凝難冠脈手術患者提供了先進的治療手段。這些新技術的應用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病痛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以心換心,把病人當親人
有人說行醫(yī)如走鋼絲。作為從醫(yī)二十余年的共產黨員,心內科主任、衡陽市心血管主任委員、衡陽市健康衛(wèi)士、優(yōu)秀共產黨員蔣路平博士有著自己獨特的體會:“以心換心,換來的必將是病人的信任和醫(yī)生的尊嚴。”本著對生命的無限敬畏,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,時刻牢記著自己的責任和義務,堅守著自己的職業(yè)操守和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。他的每一個病人從他那兒得到的不僅僅是精心的治療,更可貴的是得到了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,對待疾病的正確認識和態(tài)度。
心血管中心堅持文明、優(yōu)質、創(chuàng)新的服務理念,在科內開展“家庭式服務”活動,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肯定,收到錦旗、感謝信百余封。率先在全院應用“病人入院溫馨卡”、“輸液天使卡”、“特殊藥品標識牌”等多種新技巧,在滿足了病人的需求的同時也杜絕了護理安全隱患。病區(qū)黨員們對待病人就像自己的親人,病人入住之際即主動介紹自己的黨員身份,有什么需要保證隨叫隨到,將黨員示范崗視作最高榮譽,對病人有問必答,受委屈一笑置之,他們提前上班、推遲下班,加班加點,毫無怨言。急診當作檢驗自己是否合格的試金石,再忙再累也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,沒有發(fā)生一起醫(yī)療事故。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在黨員示范崗的帶動下,市中心醫(yī)院心血管中心近3年來,科室的年收入、心臟介入臺次、收治病人數、床位使用率等各項指標呈倍數快速遞增,病人滿意度一直保持在97%以上,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。
(本文摘自《衡陽日報》7月2、3日合刊第A64版。)